歙县5A景区创建吹响“集结号”

简介:     走进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,到处是一派新气象。壮观的徽州府衙、错落有致的古民居、古朴而明净的街巷、古典徽派风格的一级游客服务中心&hellip......

2013/7/30  来源:安徽旅游政务网

     走进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,到处是一派新气象。壮观的徽州府衙、错落有致的古民居、古朴而明净的街巷、古典徽派风格的一级游客服务中心……这是歙县投资3.4亿元,对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进行基础设施、环境氛围以及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

  据了解,2010年8月歙县县委、县政府提出将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,并于2011年3月出台了《徽州古城·牌坊群鲍家花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》,召开了5A创建工作动员大会,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、53个县直相关部门组成的最高规格5A创建工作领导小组,分别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设立了专门的5A创建办公室驻点集中办公,拉开了5A创建工作序幕。为使创建工作做到科学规划,邀请北京江山多娇规划设计院专家组进驻歙县,按5A景区要求,于2012年5月编制完成《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5A创建提升方案》,全面启动文化旅游区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整治提升。

  为进一步掀起创建高潮,强力推进创建活动,今年又出台了《关于开展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5A创建突击推进活动实施方案》,将5A创建8大项任务归纳细分成47项具体任务,明确责任单位、责任人、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。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和督查组,实行责任单位周报制度,对目标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查,及时通报相关责任单位工作推进情况,对任务进度慢、工作不到位的单位,进行问责和重点督办。

  目前,已实施了徽州古城11条街巷,全长约7公里的旅游线路环境整治工作。青石板路面铺设全面完工,立面整治房屋300余幢。完成了对徽州古城、牌坊群鲍家花园街道路面改造、三线下地和景区建设等。并狠抓外围交通环境整治,实施了旅游区线路沿线两侧建筑立面改造、线缆整治、拓宽道路等工作,近千处民居统一恢复了“粉墙黛瓦马头墙”的典型徽派建筑风格,营造了浓郁的徽文化景观氛围。同时,投资1250万元对游客中心进行改造,新建一级游客服务中心,改建生态停车场2.2万平方米,新建和改造星级公厕14座。目前,已全面完成整治提升任务。

  在做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,该县还注重软件服务。成立了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管委会,对旅游区内所有景点进行统一管理。征集制定了文化旅游区统一标志Logo,着力在旅游景区入口、导览系统、门票及对外宣传上统一使用。强化旅游安全监管,完善旅游安全机构,投资60余万元健全了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安全监控系统,在景区重点地段设立60余处监控点,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,旅游区内各板块实现了安全信息的实时互通。以标准化、人性化为要求,以开展“满意徽州”主题活动为切入点,对旅游区内所有员工实施了分层次、分岗位培训,使各员工牢记各自的岗位职责和标准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。并统一设置了旅游区的标识系统和导览系统,尤其注重在停车场、出入口、售票处、购物场所、厕所等位置的安装布点,确保各类引导性标识标牌简介、醒目、美观,方便游客的游览需要。

  古城开放式旅游,为使居民起居与游客旅游的和谐融合,歙县进一步加大对游览环境的监管。整合县交警大队以及城管大队的管理力量,对小摊贩、三轮机动车等扰乱景区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,确保景区整体游览秩序的优雅、整洁。同时,突出卫生保洁清理工作,加强卫生保洁队伍建设,做到日常垃圾及时清理,坚决不允许卫生死角存在。

  创5A,使徽州古城·牌坊群文化旅游区变得越来越生动,山更青了、水更绿了、景更美了,徽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了,歙县5A创建已吹响了“集结号”,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省、国家旅游局的中考大考。

咨询热线:688-51760

法人代表:张剑 投诉电话:18956004719

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440号 皖ICP备10012438号 ©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