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为加大文明景区创建力度,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,池州市杏花村景区制订、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关实施方案,在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同时,积极聘请外籍专家加盟景区,使景区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步入规范化轨道。
依托优质文化资源,精心打造特色旅游景区。2000年,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为了把杏花村优秀的文化资源变成产业优势,着手开发杏花村。2001年10月1日,黄公酒垆率先建成开业,2003年9月古井区正式开园,并被省旅游局批准为AAA级风景区;2005年,公司积极响应政府“旅游兴市”号召,启动了杏花村二期扩建工程,总投入超亿元。
以维权为契机,加大旅游品牌打造力度。杏花村是池州乃至安徽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,但多年来,因杏花村地望之争,在“杏花村”旅游商标的申报注册过程中,遭到其它公司多次提出异议,并诉诸法律。为了还杜牧笔下杏花村的本来面目,维护杏花村品牌的合法性,景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精力,百折不挠,以大量历史事实为依据,与异议方展开长达10年的博弈,至2010年10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,杏花村旅游商标花落池州。
在有效保护杏花村品牌资源的同时,景区综合运用文化包装、传媒宣介、开园造势等多种形式,有效扩大了品牌影响力。为了保证旅游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,景区成立专门的旅游营销队伍,挑选精兵强将,强化队伍培训,制订了“融入大市场,对接大产业”的决策思路,深化同国内外大旅游产业集团的合作,共同开发、打造旅游整体品牌,互为市场、互为腹地、互送客源,近几年来,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。
强化管理,固本强基,大力提升文明景区创建水平。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,是景区发展的前提。景区新建了近12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,同邮政部门合作推出了全新的电子门禁系统和精美的明信片门票,在景区西侧兴建了占地2万余平方米大型旅游购物街区——杏花村坊商业街,大手笔的投入有效提高了景区知名度,扩大了市场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