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安徽中青旅十四周年系列报道之七—— 校企无缝对接 开启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是现代社会的稀缺软实力,是企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,对于旅游行业来......
2013/9/2 来源:市场发展中心
安徽中青旅十四周年系列报道之七——
校企无缝对接 开启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
人才是现代社会的稀缺软实力,是企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,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更是如此。一直以来,旅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,缺乏专业高端的、与时俱进的职业素养,再加上旅游社行业属于低毛利行业,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,导致整个行业发展失衡。
据悉,在接到《意见》之后,“全国百强社”安徽中青旅根据已有校企合作经验,整合优质资源,第一时间向省旅游局递交了《安徽中青旅关于校企合作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的报告》,并获得批准。两年过去了,无数莘莘学子在青旅实现了从象牙塔到社会的完美过渡,可以说,青旅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。
旅游人才结构失衡 亟需科学培养模式
当前的中国旅游业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势头,很多旅游企业在不断扩张市场版图的同时,却面临着这样的发展瓶颈:
1、人才构成失衡:从业人员成以专科学历人才为主,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不大;2、管理层文化基础薄弱:管理人才多为业务出身,管理技能和意识都较为薄弱。3、旅游专业应届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欠佳:旅游专业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实际操作经验,到了企业以后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进行培养。4、储备人才急缺:旅游行业人员流动性大、淘汰率高,企业经常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去招聘、培养人才,急需与旅游人才输出大本营——高校合作培养储备人才。
安徽中青旅人力资源兼营运支持总监
循序渐进 深化校企人才培养合作
谈及安徽中青旅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
据了解,应合肥市各个高校邀请,安徽中青旅高、中层管理人员经常站在高校课堂,为旅游专业的莘莘学子传递来自旅行社的声音。在向他们介绍旅行社运作流程及行业最新动态的同时,也为他们的职业理想指点迷津。“我们还经常联合高校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,让高校学子对旅游业有着更直观、多角度的认知。”
为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,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行业实习经历,树立正确的择业观、就业观,从而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,安徽中青旅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,分别与安徽大学、安徽省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院校进行过管理培训生、导游训练营等多次校企合作项目,积累了大量的校企合作经验。
“人才培养基地”惊艳安徽旅游业
2011年9月,安徽中青旅向省旅游局递交了《安徽中青旅关于校企合作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的报告》,顺利获得批准。此后安徽中青旅积极加入校企合作联盟,与安徽大学、安徽省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,成立“人才培养基地”。如今,“人才培养基地”已经成立两年,取得了骄人成绩。
首开“旅游紧缺人才暑期集训营”:该旅游集训营由安徽中青旅与安徽大学合作共建,为期十天的专业理论、实际操作培训课程,通过言传身教、开发引导的方式,锻炼在校学生的专业能力,让学员在市场调研、产品设计、营销方案等系列流程中独立解决问题、学会团队协作、掌握工作本领。
力推“ON THE WAY 导游训练营”:自2009年安徽中青旅和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进行校企合作以来,以“ON THE WAY 导游训练营”为主要形式,把旅游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际带团操作等结合起来,在职教师到旅行社挂职锻炼,名师名导教学资源共享,国际旅游班的招生,实行人才的定制培养等举措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。
《旅游法》即将正式实施,对旅游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