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游客不断增加,古民居保护压力逐渐加大,世界文化遗产地——宏村结合该景区的实际,充分发挥了广大党员的力量,探索出党员与古民居“1+3+4”的“结对”保护模式,即1名党员认领3幢古民居,规定在一个月内要对所认领的古民居走访4次,并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一是党员认领增强了古民居保护力量。该村通过宣传发动,鼓励村内有能力的党员认领古民居,以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 的形式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。目前,该村137幢古民居、3幢古祠堂和1幢古书院已被48名党员所认领,平均每人认领古民居3幢,将原有的“政府+农户”古民居保护方式拓展成了“政府主导、党员参与、农户负责”的立体保护模式,增加了民间保护力量。
二是常态管理提升了村民的保护意识。该村在古民居认领的基础上,制作了认领标识牌悬挂在古民居内,规定所认领的 党员在一周内必须走访该幢古民居不少于1次,重点检查该古民居的消防安全和提醒户主加强日常的用火、用电安全等,并在认领标识牌上做好巡查记录,基本上实 现了常态化管理。在日常走访巡查过程中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镇政府进行汇报。在今年7月份,多名党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村内多数古民居安全监控措施不到位, 还存在许多监控盲点,鉴于该问题,镇政府已联系了安全部门对全村进行安全监控设计,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实施到位。
三是挂牌保护规范了游客的言行举止。该村古民居户主将党员的认领牌挂在古民居醒目位置,不仅提醒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要保护古民居,同时也对进入古民居的游客起到宣传作用,时刻提醒游客要规范言行举止,自觉加入到古民居保护队伍中。